“说起这人,你应该也认识,安国公家的老二方逾。”
郑立晏一怔,在记忆里搜了一圈,将这人拉了出来,“竟是他?”这方逾,他此前还和宋嘉然讨论过,这人便是郑鹏当日想给皎皎议亲时的三位之一,安国公家三房长子。
安国公当年奉先帝之命,率军攻打还是明王的景仁皇帝所在的源州,其二子三子都战死,长子性命虽无虞,却□□受了伤。
如今的安国公府,只有三个男丁,长孙是大房的庶子,其次便是这方逾,再就是方逾的庶弟了。
这方逾在都城也有颇多传闻,他自幼丧父,从小由母亲教导,许是天资聪颖,十二岁考取童生,十五岁考中秀才,十八岁夺得解元成为举人,紧接着便在次年的会试中夺得会元,获得贡士称号。
只是不知为何,他却放弃了后来的殿试。
当时有不少人放言,若方定循(方逾之字)继续参加殿试,必能连中三元!
就是这样优秀的人,当初差点成为了皎皎的议亲对象。
其实按正常情况来讲,像方逾这样的人才,在婚恋市场上应该是很吃香的,以平国公府当时的地位还真不一定能搭得上,只不过吧,安国公家的情况也确实特殊。
方逾是第三房的嫡子,但安国公世子之位是在他的大伯身上,他大伯虽没有嫡子却也是有亲儿子的。也就是说,等安国公百年之后,方逾是要被分出去的。安国公的爵位轮不到他。
但他若成了新科状元,有没有爵位也不要紧,总归是前途无量的。可许多人家和郑立晏当初的担忧一样,在于方逾的寡母。
能在丈夫去世,一家人仰仗大伯鼻息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