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揶揄说,他们的孔孟儒家,教了几百年原来只能教出他们这种不知礼仪的人。
当即就有人走上前要开口反驳,景浩不假思索,立刻回应道「身正不怕影子斜,他们耀武扬威是他们的事情,在下既然身为当世大儒的外孙,自然不能和他们一样,毕竟国家重器,还是要有人出来办理正事的不是吗?」语气和笑容依旧平静温和,看不见一点的情绪波动,甚至还微微鞠躬的还了一礼,宛如一个深受儒家教育熏陶出来的君子,真正的君子而且听完这话,塞尔柱使节也无话可说了,眼露赞许的点点头,连周围的他国使节也有赞许和敬畏之色。
不是用武力逼迫出来的那种,是打从心底的敬佩和赞许。
同时许多使节心里也在暗思:『还好不是这个人继承皇位,不然将来大晋肯定更加恐怖,如此惊人的涵养和自制力,当真是前所末见』想到这里不禁奇怪起来,怎么他和那个大皇子差别那么大?惠帝看完了整个过程,心里十分欣慰,满意点头,眼中精光闪闪道:「梓童教的好啊」任晋涟谦恭道:「不敢当,须知这孩子平日里便喜欢流连庖厨,还是太子殿下眼光不错」惠帝听后,又点点头表示赞许,虽然这个孩子去经商挺丢脸的,不过今天却是把脸面给全挣回来了。
太子此时已经满脸涨红,他几乎可以确认了,他这个九弟果然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早上自己装逼装的可爽了,就是想给他的九弟添麻烦,以至于入席之前都能看见几位使节的怒气。
但九皇子三两下之间变化解了一大堆人的怒气,热络的把酒交杯起来,把所有的烦心事抛诸脑外,专心享用起美食来。
一个靠侮辱他人获得脸面和威势,一个用几道菜几句话之间便让怒火和郁闷消散于无哪个更高明,一目了然。
想到这里,大皇子更是一阵不爽,他无法忍受自己的风头被抢走,但碍于大皇子的身份,他也做不了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