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诗,一经发表,就脍炙人口。
要是以前,唐太宗李世民很喜欢这首诗,现在却觉得不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要是他还活着,也不得不说一句长江后浪推前浪吧。”
普通的诗看一遍便解透了。但这首不一样。它诗情,画意与哲思,三位一体,是诗中的诗。很多人停杯投箸,越看越着迷,等到回过神来,饭菜都凉了。
他们已经不为“孤篇压全唐”这个称号吵了。
即使是再吝啬赞美的人,也不得不说一句:“孤篇压全唐夸张了,但说压过九成九的人,在下没有异议。≈qut;
然而这个时候,天幕却主动开始解释这个称号。
【其实“孤篇压全唐”这个称号并不是闻一多给的。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唐宋似乎声名不显,很多诗集都没有收录。
可能因为张若
虚官不大,好像也不怎么整理自己的诗集,所以诗篇丢了太多,不像会整理诗集的杜甫一样在死后爆红。
直到明代,有个著名诗人叫做李攀龙。他掌控文坛很多年,堪称文坛大佬。他准备编写了一本诗集。
他这个人很特立独行,觉得诗集太同质化,已经很不新鲜了。他开始思考,是否有一些没被大家发现的好东西呢?
他于是开始编新的诗集。别人做诗集是选诗,他是删诗。那些名气低的别人不看的诗,他都要拿出来看一遍。突然间,他找到了落灰的《春江花月夜》。他看完之后拿给别人看,大家都惊为天人。
在文坛大佬的推崇下,被埋没千年的张若虚,崭露头角。又因为良好的质量积累了大量自来水,突然爆红了。
众人直呼:“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