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辙也叹服不已,好奇地问:“兄长之前说他不配被称为孤篇压全唐,现在态度怎么大变了?”
苏轼摸摸鼻子:≈qut;我哪知道还有这么一颗沧海遗珠啊!书商害我!≈qut;
唐太宗李世民视线都黏在上面,回过神来,立马叫人抄录。
长孙皇后有些诧异:≈qut;还是第一次见陛下这么积极地让人抄诗。这么喜欢这首诗吗?≈qut;唐太宗李世民叹服:≈qut;从没见过如此没有齐梁奢靡遗风的宫体诗,实在是有些喜欢。≈qut;
对古人来说,识字很奢侈,诗歌更是贵族的艺术。南朝时,简文帝萧纲当太子的时候,雅好赋诗。他经常跟东宫的臣子唱和,所以时人称之为宫体诗。
简单来说,就是记录宫廷贵族的快乐生活。
宫体诗往往闺情声色,清绮靡丽,伤于轻艳,格调不高,被称为靡靡之音。
陈后主,隋炀帝,包括唐太宗写得最多的都是这种诗。
在这之后,诗歌这种爱好由上而下,走出皇宫,走向民间。于是士大夫阶级扛起了诗歌发展的大旗。
杜审言等人奠定格律,初唐四杰拓宽诗歌题材的发展……诗歌才空前繁荣起来。宫体诗这种流派于是渐渐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
对唐太宗这个中年人来说,《春江花月夜》是他能最能接受的舒适区体裁,不会让他感觉太超前,看起来很舒服。而且它还有着深沉的人生感慨和迥绝的宇宙意识。
他的审美一下子被戳爆了!
他甚至有些看不下去自己之前写的宫体诗了。如果张若虚生在他的时代,他甚至愿意好好请教一番。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