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长高兴了,得意地道:“当年林工您把改良版的的确良资料给了我们厂,帮我们打开了国外市场,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想要挣外国人的钱,好的产品质量是关键,所以我们厂的领导班子自此,就开始大力支持技术科。”
林碧清给他竖了一个大拇指,“您的觉悟是这个,无论什么厂想要立足,就必须得有自己的看家技术,但时代在发展,科技也在进步,今天引以为傲的技术,明天就会被时代淘汰,所以我们的技术也要不断进步,否则就会被淘汰。”
邹主任非常赞同林的话,“确实,技术要不断进步才能跟得上时代,就像咱们改良后的的确良面料,还有聚乳酸面料等新面料的出现,以前的的确良在市面上都没有以前那么受欢迎了,如果聚乳酸面料的产能上来,再加上大豆纤维、香蕉树纤维,纯棉纤维等等,咱们原来生产的的确良面料,迟早会被时代淘汰。”
而国棉三厂的张厂长深有同感,说道:“我们厂的的确良面料的订单最近都少了不少呢。”
其他的几个国棉厂的厂长也跟着附和,“确实少了不少,的确良是耐用,但是它不透气,吸湿性差,穿身上不舒服,哪里有聚乳酸纤维面料好,既结实,穿身上还舒服,关键是颜色还多。”
大家来也不是讨论厂里的发展的,说了几句便又回到了正题上,林碧清拿出纸笔写了几样设备清单递给了李国辉,“李厂长,咱们厂的设备虽然还齐全,但大豆纤维毕竟是全新的品种,所以需要添置几样设备。”
这几样设备主要是提取豆粕中的球蛋白,以及制成蛋白质纺丝液的设备,而之后大豆纤维的纺织设备,国棉一厂都有现成的,稍微一改装就成。
李国辉拿过清单,看着上面的设备眉头皱了皱,这些设备中有一种需要进口的,现在的进口俩字是贵的代名词,不像后世,从国外进口的东西一般都比国内便宜,因为进口的东西科技含量低,再和国货一个价位,在华国市场根本吃不开,当然也有贵的,但很少就是了。
林碧清眉头皱了皱,“进口这个设备很难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