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难办了,不过也不是大问题,“野生的不在就不在了,反正靠野生的,也不能大量生产,最后还是得靠人工种植,咱们在咱们的领海人工种植就成了。”
冯宇辉的脸色这才好了些,接着又说了另外一种原材料,就是生长在渤海和黄海交汇处的一种海藻,他庆幸道:“幸好只是用来做催化剂,要不然凭借它们对生长环境的苛刻要求,咱们就是再研究,它们的产量也不能大量供给。”
林碧清赞同地点头,“是啊。”
接着她想起一件事,因为某国倾倒核污水,让海洋环境大范围的被污染,这个海藻差点灭绝呢,要不是咱们国家留存了它的孢子,这种海藻就会彻底灭绝。
她提醒道:“所以海洋环境必须维护好。”
冯宇辉神色严肃地点头,“当然了,要不然就这海藻的娇气劲儿,要是不长了,不仅仅咱们项目组麻烦,也是整个人类的损失。”
俩人谈论了会儿,就被黄教授通知开会,黄教授是项目组的组长,是纺织工程的资深专家,咱们华国的化纤工业他居功至伟,他今年都七十二岁了。
这次他来项目组是他自己竭力争取的,一来是为祖国做贡献,二来也是圆他心中的一份遗憾。
他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牺牲在了抗美援朝的战场,儿子和闺女都是被敌人的子.弹打死的。
当他得知敌人有防弹衣的时候,心里的愧疚和自责差点把他淹没,他在纺织领域钻研多年,如果能够研发出防弹衣的话,他的孩子是不是就不会死,他就不会白发人送黑发人。
可惜他前些年他分身乏术,这些年虽然有研究,但进展不大,直到看到了林碧清的报告。
黄明德教授德高望重,当项目组组长,林碧清自然没意见,而邓教授是副组长,更是没有问题,一来他自己本身有本事,二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