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很多家境实在贫寒,如今做出来的布料又卖不上什么好价格的人,见到这消息,便很快打定了主意,要去布庄上做活。
这样的家庭可不讲究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人都要饿死了,那还能管那么多呢。
而且这都是在里边做事的,也算不得抛头露面,织室里做事的大多也都是女人们,环境倒也算让他们安心。
反倒是一些家境还算过得去的人家,对此心生犹豫,很多年纪较长的人是不大愿意去的,毕竟她们还有家庭需要照料,地里的庄稼或是蔬菜,都需要她看顾着,一家老小也离不得她。
不过他们也看着眼红,在知道还能把年纪小些的女孩送去当学徒,并且不收银子,等到对应的师傅认可她的能力可以独自做事之后,便需要留在布庄工作五年,这五年时间自然是算工钱的,但是工钱的的三成是要归布庄的。
这样大的便宜他们自然是要占的,毕竟以往他们要寻人教授这些东西,可是还要向师傅交银子的,如今有了这样不要钱的,他们自然是忙不迭的把家中女孩儿塞过去了。
反正当女孩学成之后,做事的那几年依然有工钱能拿回来的,如此对他们来说一点也不亏。
不过这也是那些对女孩还不错,家境还算过得去的人家才做的事,更多极为贫寒的人家是不愿意将家中可以做事的女孩送过去的。
这几年时间她留在家里还能忙前忙后,帮上许多忙,等时间差不多了,也就可以嫁出去了,何必要费那么三五年的时间,将她送去培养做织娘呢?
这些人目光并不长远,只能看到眼下少了一个劳动力,自然是不肯放手的。
这样的做法自然是姜虞提出来的,他在知道陈老爷做布料生意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