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年就下放到雁云做地方官去了,前阵子红火得不行不行的那个四君子皂盒、香薰蜡烛、精油皂,可不就是那位叶榜眼的手笔?
有了溯回的时间,另有大人掐指一算,又发现了哗点,这位叶峥叶榜眼下放雁云的时间,和当今圣上建平帝自请去雁云封地的时间重合了,有人会不记得今上在登基前乃是先帝封赏的雁云郡王吗?
那些在吏部上班的,记性略好一些的,又翻出个巧合,去岁雁云郡王奉旨回京那个月,又和这位叶大人回京述职的时间对上了。
虽不知其中是巧合还是其他,但架不住只要涉及帝王,但凡是个人就会联想——这里头到底有没有……啊?
其中曾经供职于翰林院的大人们,则又联想起一件事来,当年这位叶大人还在翰林院就职的时候,曾经帮着今上,也就是当初的四皇子,编过一本册子,这本册子的名字叫《农政全书》,正是指导大启农业飞跃起来的那本神农书!
这还不算完,马上有人又去扒这位叶大人的祖籍和出生地,是个叫平安镇溪山村的地方。
……平安镇溪山村。
这原本是个极度不起眼的小镇,但任何事情只要涉及当今圣上,就没有被这些朝臣们放过的,躺在犄角旮旯里,几十年前,一位出身卑微的官女子的祖籍,也被扒拉了出来——平安镇溪山村——而这位活着的时候默默无闻的官女子,死后被追封婉嫔,正是当年圣上建平帝的生母!
而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朝臣们也曾风闻过一件事,便是明光年,四皇子曾经得了先帝授意悄悄出京,去生母婉嫔的祖籍地祭拜过一回,那之后过了三年,堪堪不过十九岁的叶峥叶大人,就在金銮殿上被点了榜眼。
朝臣们面面相觑,对上了,都对上了!
顺带,翻阅这段履历过程中抱持的淡淡疑惑也解开了,那就是:一位前途无量的一甲榜眼,为什么只在翰林院就职了一年,就匆匆被调离权利核心的京城,外放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