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到就做。
雁云人并非没有发现棕榈的价值,比如雁云菜肴里最喜欢使用的棕榈糖,口味清甜和饴糖又是不同,既有棕榈糖,显然对于棕榈花果的采集,浸泡、碾压这些步骤都已是现成会了,不用从零开始。
叶峥吩咐师爷给他去找一些会制棕榈糖的工人来。
这个兴许不难,师爷出去一趟很快就带回两个。
两人都四十岁左右,黑且瘦,脸上都是沧桑的痕迹,听说知州要见他们,跟着来的时候两条腿都在发抖。
见了叶峥也不会问好说话,只会下跪叫大人。
叶峥叫他们不要紧张,又问他们是哪里人,原来在哪做工学到的制作棕榈糖手艺?
那两人声如蚊吶,说的也是本地话夹一点点官话,听不清。
师爷竖起耳朵听了一会解翻译说,这两个原来都是在大河制糖作坊里做工的,因不会说话人又老实,被其他工人排挤欺负,有一回那制糖作坊的管事丢了一吊钱遍寻不到,被其他工人诬赖是他俩偷的,于是打了一顿赶出来,差点死在街上,是师爷大儿子心善,把他们救了,后来见这两人老实又手脚麻利,就带去厨房帮工。
师爷一听叶峥要找会制棕榈糖的,就想起他们两个来了,紧赶着去叫了过来。
叶峥笑,为人老实不会说话不要紧,比那偷奸耍滑的大嘴巴强。
叶峥尽量露出和蔼神情不吓到他们,慢慢东拉西扯了两句,那两人看知州看得如此漂亮可亲,心里虽还是怕,好歹腿脚不发抖了,逐渐也能说两句囫囵话了。
通过和他们的对话,叶峥问出来,那大河棕榈糖作坊乃是本地富商束家的产业,束家自己并不养采集棕榈花的工人,而是开了一个铜板十斤花的价格问附近百姓收,所有想赚钱的百姓都可以去林子里采摘棕榈花,卖给束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