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考学的话可能要付出加倍努力,最好在京里给他报个学堂,踏踏实实地学。
草哥儿那时候正在纳鞋底,闻言道:“嗐,东家,自己孩子自己知道,我家小豆子憨厚胆小,但是个实诚孩子,我从没指望他能和东家一样能为官做宰,只盼着他能被东家指导着学些书上的道理,我想着我没大本事,自己都是东家好心收留的,也没脸叫东家再管小豆子,只是若这孩子不惹人厌,东家就留他在身边做个长随,跟东家也好,陪着少爷们也好,以后自然有出息。”
草哥儿这话说得真心实意,叶峥明白他的想法了,就没有狠劝他送小豆子去学堂,现在小豆子启蒙或者练习,都跟着叶峥,叶峥抽不出空的时候,小豆子就自己看书练习做功课,闲下来就帮忙干点家里活或者主动照顾俺儿然儿,时刻牢记草哥儿的吩咐,谨守本分,见了叶峥也不叫哥哥了,也跟着叫东家,劝了好几次也不听,就算了。
六月二十一,礼部给安置时间到了,叶峥去礼部销了假,得知其他进士也都陆续销了假回来了。
六月二十二,凌晨,天还未亮,叶峥早早起来,在云清的帮助下穿好进士服,他还没有点官,暂无制服,今日是大朝会的日子,圣上将给这一届进士中的佼佼者安排去处。
如无意外,一甲到二甲的五以内,都是安排去翰林院清贵地深造的,深造个几年就派往三省六部为官,成为朝廷的中流砥柱。
没有入翰林院的二甲进士,则直接放入京中各机构层级做事,剩下的三甲同进士,一般都外放去地方任职。
从眼前利益看,有可能一个二甲进士直接就入六部中的某部点了实差,干个一年升一品,再干个一年又升一品,而同届的高排名进士们还在翰林院里熬资历,一点实差都不干,也没外快收入,甚至品级都比不上那些排名靠后的二甲进士。
但从长远利益来看,出了翰林院的进士学子多得是一飞冲天的,只要在翰林院里干的好,别人几年的升迁资历,可能你一年就找补回来了,别人话里话外还说你清贵,正统,翰林院出身,话里话外十分羡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