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的学子已经完成策问,正待通读后誊抄。
留给他继续思考的时间已经不是那么充裕了。
叶峥提起笔,决定抓住心内那一瞬间出现的念头,写下来。
四月十三,太书房西殿。
殿试所有考生的试卷已经统一送到这里,放到几位考官案头待阅。
东殿内,明光天子高坐上首,贴身大太监捧来茶水,明光帝托起茶盏喝一口,略皱眉动了动身子,太监立刻往他身后又塞了两个软枕,缓解常年坐着导致的腰椎疲劳。
六十七的老人了,在民间也许早就万事不理,每日只管含饴弄孙,做个糊里糊涂的老家翁,但六十七的明光帝却还要打起精神,端坐案前,等待考官们将卷子初阅排序后送上来过目,定下最终也是最重要的出身和名次。
大启朝,一甲有三个名次,是殿试前三名获得的。
第一名点为状元,第二名点为榜眼,第三名点为谈探花,此三名学子赐进士及第出身,乃是进士中的进士,是全天下读书人趋之若鹜的梦想。
前三过后就是二甲榜了,二甲里的头名,也就是殿试第四名,称为“传胪”,也是很风光的名头了,只是再风光也不如一甲那三位。
从二甲起,赐的就是进士出身,从第四名,到第十五名。
剩下的就是三甲了,即从第十六名起,到最后一名,赐同进士出身。
官场有句刻薄的调侃,叫“同进士,如夫人”,就是说你这不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只是个同进士而已,充分说明了榜单上的鄙视链。
同进士在出身上差进士颇远,最明显的不同就是三甲的同进士不能入翰林院,只能去地方任职,职务也是上头的二甲进士们挑剩下不要的。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