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这就体现出一门手艺的重要性了,云清学了云爹年轻时的本事,在山里下套时常能捉个兔子捉个野鸡什么的,在人均食肉量严重不足的溪山村,凭着这手艺,云家饭桌上时常还能见点荤腥,但再多也没了。
其实也不独溪山村,整个大启朝的乡村都是一样的情况。
虽然天下还算太平,天子在税务上也不苛刻,但古代生产力就摆在那儿,看天吃饭的农民总是最辛劳又最困苦的,哪朝哪代都一样。
夏天黑得晚,一家人借着天光埋头吃饭,省了灯油钱。
云爹云娘和云清前面的碗都是一样的,杂粮饭外加一个窝窝头,只有叶峥跟前放着一碗米香四溢的白米粥。
白米在这年代可是好东西,一斤白米可换两斤杂粮,农人虽然种稻,但收了白米往往只舍得留一点给自家,其余都卖给米行,换成两倍的杂粮日常吃用,只有家里来了稀罕的客人或者重要日子,才舍得将白米拿出来煮饭吃。
云家的田地不算多,收成也少,但云家人口也不多,老两口正值壮年,又有个成年哥儿,还有打猎的本事,比起村里其他人来日子就显得好过些,一年里吃白米饭的日子比其他家多点。
但最近不是因着花出去三十两“彩礼”吗,云家这几天就又吃上了窝窝头和杂粮。
不过无论云家人自己的伙食怎么变,叶峥跟前总有一碗稠稠的白粥。
前几天叶峥出不了屋,三餐都端到房里还不觉得,如今在一个桌子上吃饭,就显出他的特殊待遇来了。
这些叶峥心里跟明镜似的。
之前那是没办法,哪有吃着别人端来的饭还挑三拣四的道理。
现在叶峥已经可以下床,在院子里坐了一下午也不觉得疲倦,就决心不能再搞特殊化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