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萧景曜万万没想到,这一波最先上大分的,竟然是妈祖文化。
这种离谱中又透着一丝合理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还有人在那儿嘀咕,“海外那边还来了些什么传教士,让我们信他们的教。信什么呀,我们供奉妈祖娘娘多好!”
“就是,我们闵州百姓,都是信妈祖娘娘的,才不会信外来神!”
萧景曜保持沉默。
在听到传教士去了京城,被永嘉帝留下了一个授予了官职之后,萧景曜也有些诧异。
几年没回来,大齐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萧景曜也十分期待,京城那边是怎样一番光景。
最后,萧景曜还是选择了走水路,再次登上船,往京城而去。
临行前,路两边跪了无数老百姓,其中一位耆老双手举着一把伞,恭恭敬敬地呈给萧景曜,言辞恳切,“萧大人,您此番前去京城,想来又会高升,不会再回闵州当总督。闵州能有如今这番繁荣的光景,闵州百姓能过上现在这般安稳的生活,都是大人的功劳!大人公正廉明,不肯收百姓一点东西。我们没有什么可以送给大人的,免得累了大人的清名。只有这把万民伞,是我们闵州百姓自发送给大人的,还请大人带上。”
萧景曜一怔。
万民书,万民伞,代表了百姓们对一位官员最高的认可。官员任满离任,百姓若是夹道相送,依依不舍,送上万民伞,这样的官员,都是深得民心的好官,这样的佳话,最刻薄的史官也乐意记上一笔。
萧景曜离开大齐时,是永嘉二年,现在已经是永嘉六年。四年的时间过去,闵州也有了新总督,萧景曜委实没想到,他离开闵州时,还能收到百姓们送来的万民伞。
梁千山可比萧景曜耿直多了,当即推了推萧景曜,“赶快收下啊,你不收下这把万民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