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曜往返于京城和闵州之间,一路上亲身体验了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眼界也随之开阔。若是单独论知识的深度,小汤包可能比不过太子,但要是论知识的广度,那小汤包就该笑眯眯地对太子说一声承让。
萧景曜现在再给小汤包把落后于太子的进度给补上来,太子都要被小汤包卷出危机感。
照相机记忆就是这么不讲道理,当初是萧景曜的同窗深受打击,现在太子也逃不过。
永嘉帝是个天赋党,太子碰上个天赋党伴读,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坑人与被坑方面,父子俩达到了微妙的能量守恒。
这一次选出来的太子伴读也不止小汤包一个。永嘉帝对太子大方得很,原本打算给太子安排两个伴读,但一看另外一个班,本就人多,再加上每人两个伴读,更加热闹,愈发显得太子这边冷冷清清。
这永嘉帝能忍?
永嘉帝当即大手一挥,决定给太子选四个伴读。
小汤包已经内定,还有皇后娘家,送来了一个太子的表哥,瞧着乖乖巧巧,正好合了太子的眼缘,四个伴读的位置就被定下两个。剩下的两个伴读之位,永嘉帝给了老牌勋贵安国公家的孙子,还有公孙家的孩子。
外戚,勋贵,世家以及小汤包这个寒门官员之子,正好把朝廷的各方势力全都给包圆了。
萧景曜揶揄永嘉帝,“以前陛下万事不操心,现在办一件事得在心里琢磨五六回。”
永嘉帝没好气地瞪了萧景曜一眼,“不提悠闲生活,我们还能做好朋友。”
萧景曜微微一笑,认真听着永嘉帝发牢骚,什么为了这个太子伴读名头,各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甚至还把手伸到了宫里头来啦,什么孩子太熊,惹得夫子勃然大怒啦……絮絮叨叨讲了好一阵儿,永嘉帝才拍了拍萧景曜的肩,笑着问他,“马上就要出海了,你可做好了准备?”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