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和平王,现在还继续圈着呢,地位高,关键时刻能代表大齐的王爷们,一个不留。
萧景曜在这个时候递奏折,也是个恰当的时机。萧景曜的官职够高,二品大员放哪儿都是不容小觑的存在。他还和永嘉帝关系极好,自己又有能耐,关键时刻有足够的魄力做出决断,甚至代表永嘉帝做出决定,先斩后奏。官员中只有他有这个脸面和魄力,其他人都做不到。
更妙的是,萧景曜和梁千山也交情不浅。
仔细一算,除了康王和荣王之外,萧景曜确实是最适合出海的人选。
永嘉帝收到萧景曜的奏折时,第一反应就是萧景曜想扔下他跑路,开开心心当一阵咸鱼,过上令他羡慕的生活。但是萧景曜这么一条一条地同他认真分析,永嘉帝不由沉默了,犹豫再三,还是在奏折上写了个“准”字。
可恶,小伙伴都能出海玩耍,去领略海上风光,见识各个海外小国的风景,他这个皇帝只能守在皇宫中处理各种令人头秃的奏折,真是岂有此理!
以前当太子时,永嘉帝还能时不时偷偷溜出宫去玩。在正宁帝的纵容下,朝臣们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他去。现在,永嘉帝若是再隔三差五就偷溜出宫,御史们能排着队撞死在太极殿的柱子上!
永嘉帝憋屈,他就说皇位是个坑。他分明从小就打算做个混吃等死的闲人来着,怎么就肩负起了这世上最沉重的一副担子?
就离谱。
永嘉帝黑着脸给批准了小伙伴出海的奏折,心情却很是不高兴,撂了笔就跑去找儿子,看着快到十岁的太子满脸欣慰,摸摸太子的脑袋,永嘉帝目露期盼,大力鼓励太子,“夫子们都夸你的课业完成得特别好,继续保持,等你再大一点,就能上朝听政了,到时候可要多帮父皇分忧。”
还是小学生年纪的太子哪里知道人心竟能险恶到这份儿上,一点都不觉得他父皇这是在给他挖坑,而是觉得这是父皇认可他,看重他,瞬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