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景曜百忙之中也听了一耳朵这些事,对其他总督想要照抄自己作业的行为一点意见都没有。后世搞扶贫还会号召各地学习人家成功的扶贫经验呢。只要能造福百姓,抄自己的作业就抄呗,萧景曜甚至还担心他们抄劈叉了,特地整理了一番自己的经验,让人给这几位同僚送过去。
接到萧景曜经验册的同僚们:“……”
这位大齐最年轻的总督大人,脾气还怪好的嘞。
虽然这个评价放在有着抄家总督名头的萧景曜身上有些怪怪的,但大家也都承了萧景曜这份人情。将心比心,若是换做他们,必然不会有这么大度。萧景曜在信中也说得十分清楚,这都是造福百姓的好事,他欢迎大家学习闵州经验,从而惠及天下百姓。
心怀万民的人,总是令人敬佩的。
不然萧景曜怎么能让这么多官员们心服口服?
萧景曜对此表示无所谓,这几人记他一份好更好,不记他的好也没关系。到了萧景曜现在的地位,别人记不记他的好已经无所谓了。反正萧景曜的初心又不是拉拢人。
接到朝廷的回函后,萧景曜便着手让人给百姓们宣读讲解新的收税方式。
事关交税,再惫懒的人都竖起耳朵听得仔仔细细,生怕漏掉一个要紧的字。然后他们就听明白了,以后不交具体的东西,就交银子就行!
好事啊!
交税的百姓,尤其是农户,谁还没有天还没亮就挑着担子走上几十里山路进县城,到县衙门口排队看衙役脸色,还要被衙役多收粮食的经历呢?现在换成银子,不说别的,体力活都少了一点,账目也明明白白,多清楚!
正苦于因徭役而耽误赚工钱的百姓们脸上也有了笑容,纷纷点头,“这个好,以后我们就出点银钱,凑一凑,请人替我们去服役。”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