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敢肯定,不论何地的官员,都会抢着买一份报纸。”
《大齐日报》,勉强类似后世某七点钟准时播放的新闻。试问哪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公务员,不会准时收看这个新闻呢?
除非他在加班忙不开。就算是加班,干完活后都得找时间把重要信息补回来。
这可是国家大事的风向标,一般人看个热闹,有点兴趣的配上华夏家外交黑话,看得津津有味。体制内各个部门的,头脑聪明的,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精准预测官方接下来会有怎样的大动作。
大齐官方发行的唯一日报,正宁帝都会阅读的,或许一些文章策论还过了正宁帝的眼,经由正宁帝同意后才刊印在报纸上的。
这代表什么?
代表他们也能从报纸刊印的文章策论的内容和风格上,揣摩正宁帝接下来的动作。
封建时代,揣摩圣意,是每个当官的都要具备的能力。不然大家能力都差不多,陛下凭什么不选个最合心意的?当然,个人能力优秀到吊打同僚的,大概可能出例外。更有可能碰上个小心眼记仇的皇帝,把人一贬三千里,或者直接拖出去咔嚓掉脑袋。
帝王的生杀大权可不是开玩笑的,一句话就能定人生死。
所以不管是京官还是地方官,他们一定会买官方发行的《大齐日报》。
头脑灵活的富商们更加会时刻关注《大齐日报》的动向。不管什么时候,权都在钱上面。商人们想赚钱,必然要关注朝廷动向,从中寻找机会。免得一不留神就踩进坑,买卖都做了一半了,结果朝廷说不允许这么干。
那砸进去的银钱岂不是全打了水漂。
亏了钱还算是小事,真要犯了忌讳,撞到朝廷枪口上,那就该担心一家人的脑袋还能不能好好留在自己的脖子上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