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了口气,他们已经做到文官的顶点了,到了他们这个地位,求的不是财,而是身后名。更何况,他们也不缺钱。身为阁老,他们当然不会主动贪墨,该发的银钱都不会捞油水,但水至清则无鱼,赈灾款他们肯定不会伸手,但利用职务之便收点油水和孝敬,他们多多少少都有过。
这都成官场潜规则了,正宁帝也知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了。
但也因为如此,正宁帝对贪官更愤怒了。你们都能捞油水收孝敬了,为何还要向赈灾款动手?
一想到这些,正宁帝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杀意。
其实大齐给官员的待遇不算低。除了每月的银钱之外,朝廷还给官员发地。如阁老们这些二品大员,朝廷给他们发二十顷永业田和三十顷职田。永业田可以传给子孙后代,职田的话,致仕后又要还给朝廷。一顷田就是二十亩,他们名下光是朝廷给的田产,就有一千亩。按一亩地产三石粮食来算,一年粮食收入就有三千石。单是这些田的收入,就足够他们养家糊口了。
不仅如此,朝廷每年还给他们发五百石的禄米,柴薪,茶钱,酒钱,煤炭钱,各种布料,还有伺候他们的役夫,如果不领役夫,也可以折算成银钱。零零总总下来,一年上万两俸禄应该不成问题。
只不过他们的开销也大,买个宅子就将半辈子的俸禄给花了出去,再加上养奴仆,子女婚嫁要备的聘礼和嫁妆,日常用度,笔墨纸砚,人情往来……
这么一算,还是不太够的。所以他们也不拒绝收别人的孝敬钱。
像萧景曜这样生财有道的官员毕竟是少数。许多京官辛辛苦苦一辈子依然在京城买不起房。京城房价高的问题,真的是自古以来。
大齐对官员很是优待。京官致仕后,正五品以上官员,可以享受当值时一半的薪俸。若是德高望重的官员,朝廷给他全额发放薪俸。地方官就得正四品以上才能有这个待遇。
萧景曜现在是正六品,也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