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赞叹,也一丝掩饰的极好的,同为读书人,对天才的羡慕,“在处理庶务上,我不如你。于学问一道,我不过比你多治学几十载,以你的天姿,再给你几年时间,你便能轻松地超过我。这样的天赋,我都有些嫉妒。”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此生能教导你这样的弟子,是上苍对我的厚爱。”
“日后你入朝为官,切记别忘了贾县令欺辱你,鱼肉百姓时,你内心的愤怒。官做的好不好,真正能给出公道评定的,不是吏部考评,而是治下的百姓。”
孙夫子这话,对现在的制度来说,已经略微有些不敬了。
萧景曜躬身应是。在这个时候就领悟了换位思考的孙夫子,就算功名不如举人和进士,但品行一定不输他们。
能得这样一位老师的教导,也是萧景曜的福气。
至少,萧景曜觉得孙夫子比自己坦荡,更符合儒家对“君子”的要求。
萧景曜上辈子从底层爬上来,白手起家,登上首富之位。如果说萧景曜的德行是圣贤口中的“君子”,这是什么地狱笑话?萧景曜自己都要被恶心得出一身鸡皮疙瘩。
被萧景曜按下去的竞争对手们就算是死了,也要从地狱里爬上来,用他们腐朽的声音呐喊:萧景曜心机深沉,君子个屁!
孙夫子似乎看出了萧景曜并不赞同他的“君子”之说,笑着问萧景曜:“曜儿可是觉得,在惩治贾县令一事上,你多番算计,不能成为‘仁’?”
萧景曜倒不是因为这事儿觉得自己称不上“仁”,而是觉得他虽然不算是坏人,但也跟“仁”字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孙夫子低头笑了一阵儿,在萧景曜无奈的眼神中终于收了笑容,认真问萧景曜,“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孔子如何为他解惑?”
这也是《论语》中的一段经典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