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商店的老闆娘,对他们的敌意甚是明显,即便t大已经事先做好的准备,邵荏暘和何韶橒也已经在先前和他们取得联络了,但老闆娘面对他们的种种提问还是持着保留态度,甚至不愿意正面回答。
小农商行成立的时间相较明宏商行晚了许久,但与明宏商行特别大的不同是,小农保留了最传统的柑仔店特色,专门贩卖古早味糖果、饼乾,但还有特别不一样的是,小农外头还摆放着各式各样经过改良的水果,有木瓜和香蕉等,邵荏暘也试吃了,确实是特别甜、色泽也特别漂亮和鲜艷,很吸引大家的目光和视线,几个路过的客人,偶而也会佇足。
小农商行早期是製饼舖,作为节庆糕点的主要供货源,在前老闆的筹备下,自產自销外,也引进许多產品批发,它是此地第一间食品製造商兼批发商,也是台南杂货店的中上游,不难想像它曾经的繁华。
几年的光景悠悠过去,前老闆因年迈将其传承给儿子和儿媳妇──也就是现在的老闆和老闆娘。但因为更大规模的產业兴起,旧时代的传统手工逐渐跟不上自动化的生產,现老闆不得以结束饼舖的营销。歷经多次的转型,小农也渐渐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特色。
根据老闆娘的回忆,低潮过后,他们透过「多角化」的经营,让商店不再侷限于单一的商品买卖,墙上的一些印痕也不难看出,老闆曾经卖过的东西琳琅满目。
即便经歷这么多年的转换,小农唯一不变的依旧是「批发」的经营特色,除了最早的糕饼,而后又有香菸,老闆娘也说,当时店里的上堆满着一箱箱的商品,几乎寸步难行,门庭若市。由此可以看出小农在此的佔据的位置,牵动着经济与生活文化。
走过这些蜿蜒的道路之后,小农商行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和一般的市场做出了区隔,不但保留了大家记忆里的童年,更有新的特色和回忆创造给下一辈。
访谈的最后,谈到与老闆的缘分,老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