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而以客卿身份出仕各国的青年人而言,荀子无疑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李斯自然也不例外,经过慎重的思考,他辞掉了官职,拜入了荀子门下。】
儒生:……
啊这。
荀子的思想很多被他们批判为激进,以至于个人也经常被他们嘴这件事是可以说的吗?
好像每朝每代都不缺什么人黑他来着……?
结果后世人的夸赞就跟不要钱一样朝着荀圣撒去——很好,他们已经习惯这样被打脸了。
只是、
儒生们一脸委屈:这个人自认为是孔子的继承人,也应该归属于儒家学派。但你看他教出来的都是些什么法家人啊!
——他们觉得荀某人画风不对不是很正常吗!
【在荀子的众多门生之中,最为出名的大概就是两位:一个当然是李斯,另一个就是后来被我们称为集法家之大成者的韩非。】
“韩?”
嬴稷眯起了眼。
后世已然不像春秋战国,对于姓和氏的划分不是很敏感。这是嬴稷光靠听人名就能发现的事实,而今也已经习惯了起来。
“那该不会是韩国的王孙吧?”
并不打算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拐到秦国来的人才,嬴稷琢磨着这个姓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那可不太好操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