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着柔和与明亮。独立一室的大厨房走乡村风,白色橱柜和浅红色的碎花桌巾相映十分温馨,厨房和后院相通,草皮上搁置着户外用的圆型咖啡桌椅,说明天气好的时候可以到后院用餐。
通往二楼的玄关处悬掛了一幅摄影作品,其内容是俩个玩沙的小孩,背景是充满阳光的碧海蓝天,那样美好的光景温暖了她的心弦。木製的原木楼梯延伸至二楼,二楼有一间书房充满各类藏书,有着一系列样式原木所製的书柜桌椅,另外两间,一间有着一整套看似价值不斐的音响影音设备、窗边有与衣柜相同色系的橡木长桌,桌上摆放着薄型桌上型电脑及印表机、一张kingsize的大床,她猜想着这床的主人应该很高大。另一间摆放了张浅咖啡色与白色条纹相间的沙发床,这应该就是客房了。
她从小到大还没住过这样舒适质美的房子,她觉得好像做梦一般。
她的童年在离海边很近的乡下度过,她的亲奶奶和爸妈将她託付给小时候一起当童养媳无血缘关係的婆婆照顾,那是她最无忧无虑最快乐的时光。
天真无知的她从墙褓中的娃娃,开始跟着那里的阿公阿嬤一块生活,她有三个阿姨一个舅舅。她不知道甚么是爸爸甚么是妈妈,所有的人都很照顾她。阿嬤在后院的小溪边洗衣,她就在上游抓虾捞鱼;阿公在前院晒稻米,她就帮忙翻稻;没事做的时候她最爱在屋前的玉兰树上挑望远处的海。
直到那里的舅舅娶了老婆,阿姨们也相继论及婚嫁,尤其是先嫁到台北的大阿姨,不久后她将她的孩子放在阿嬤家给阿嬤照顾后,她渐渐发觉不知自己打来哪来的?原来人是会有爸爸妈妈才会有小孩的,她从阿嬤的口中了解,阿嬤其实是她的保母,她的爸爸妈妈会按月支付她保母费,等到六岁上小学她就要回去她自己的家。那个名为爸爸和妈妈的人,都有抽空来看她,而她的脑袋只把那当作称呼,却无法理解那名称真实的意义。朝夕相处的阿嬤常说着说着就红了眼眶,她把庄昕澄当作亲孙女疼爱着,从没当她是外人。但他们也是穷苦人家,虽然一直考虑着把她买下来,要筹钱不易和昕澄的亲奶奶也算是远亲,谈钱也伤感情,最后阿嬤家决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