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卓更甫是基于什么理由,写了一个跟她的研究领域差异如此大的毕业论文呢?
就算郑襄元大致理解了穿越的条件,对卓更甫还是有一箩筐的疑惑。
视线一转,再度瞟回面前的研究报告。
郑襄元打量那叠白底黑字,到底克制不住慾望伸手翻了翻,这一翻才发现,那可不只是一叠研究报告,里面还包括了许多政府机关的公函文件。
她隐约有种不好的预感,对照着日期,找到最起始的那份。
最早一份,就是三十年前陈教授向政府申请在实验室改造反应炉加速器的文件,也就是当初在寝室里卓更甫坚定不移说着的愿景,这本是一个学术与当局合作的前瞻计画,能为未来经济能源建构格局的雏型。
而回应这份计划的政府文件,上头大大写着「有待商议」几个字。
她拧着眉,按照时间顺序一张一张看下去。
却不知这一看,心脏缓缓地、高高地提了起来,提案,回应,再提案,再回应,一来一往,层层叠叠,愈看,愈觉得大事不妙。
一直翻到最后一张,横跨足足四年的时光,手指捏着的边角,按皱了「驳回」二字。
──社会运动风起,环保为当前主流,经费补助观感不佳,恕驳回。
她整个背脊已全是冷汗。
她终于知道为什么卓更甫的论文题目大大转向。
也终于将自己所知道的歷史与现在的僵局连结在一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