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这波「反政府」浪潮,也冲击到了小小的千年古国___齐国。
原先隔壁邻近的汉国爆发「黄金党之乱」,由抢粮演变成抢衙门、造反风潮时,齐国国王祺裕便严阵以待,叮嘱上下官员好生守着自己的管辖范围,莫使出一丁点儿错。
也亏得祺裕嗅觉敏锐,当时在济南城大街上、早早发现了百姓们性格有变,社会风气一夜间从敦厚变得贪婪,齐王就让钦天正延请了几位光明使,设下祭坛祭天、又为倡导淳良风气而大肆表扬了几项「好人好事」、再来祭出重罚严惩偷盗、广开粮仓济助青黄不接的百姓…连续忙了一个多月,多管齐下恩威并施的手段,终于让齐王稳住了基层动盪。这段时间里,齐国的济南城与汉国的泰安城,根本就是两个世界:济南城门虽然有重兵把守,但城里百姓尚且安居乐业;泰安城却已经是风声鹤唳、商家能关的都关了,路上萧条不见行人、整日里街上只见到紧张肃杀的巡逻军队。
接着,道法师们的「安靖地方」之举,从各寺庙道观出发,温和的保护着百姓,但也在某一程度上跟各国政府派出的军队有所扞格___应该这么说吧,道法师们带头领着百姓们对官府管理採取不合作、不回应、不理会的态度,但是没有流血衝突、也不使用暴力,只是让官府的所有政令都成了「废言」。
这样的「反政府」浪潮,在惯于欺上瞒下的大国官僚体系中,上位者还只以为那是「疥癣之痒」的地方小事时,齐王却已经感受到危机了。虽然在齐国,王廷将百姓安抚得不错,但是禁不住民间自有的耳语通道传播,百姓们还是接收到一句疑问:「劳作的是人民、牺牲的是百姓,那些贵族王侯的贡献在哪里,我们为什么要交税供养这些无用之人?」
在济南城里,没有武力抗议与暴动,只有寧静安详的「拒繇役、拒纳粮」行动。这让祺裕感受到巨大的危机,比前一阵子的暴戾之气更危险,因为百姓们开始质疑王廷的必要性了;一个大家都不重视、不需要的王,还能称「王」吗?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