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将他从烂泥里捞起来的老头告诉他,这是他父亲的荣光。
“士亦视有益于世否耳”,无论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还是家族恩荫,他只需对得起这份荣光便可。
银铃听他的话,生出一种背靠大树好乘凉的自豪之感来,连连点头保证自己绝不会干什么伤天害理之事来对不起他的。
“大人,你刚才说要几个能大概听的懂汉话的苗人来。我倒有几个人推荐,在鸭嘴渡,那卖草鞋的还有药铺的老板,以前和我爹爹都是旧识。汉话苗话都听得懂,行走江湖的人,也颇为仗义,他们肯定愿意去的。不过,这是一闹上去,会不会还没等您带人去,他们就提前销毁证据了,咱们别不是要扑空,白忙活了。”
小姑娘颇为担心,这里离着京城山高皇帝远的,等朝廷诏令下来,怕是黄花菜都凉了。何况又不是陆家在朝廷有人,说不定赵大将军也一样人脉遍布朝野。
陆清河:“这就要看你和何玉的了,待跟在身后的尾巴回去后。你俩倒跟回去,记住只是盯着他们,摸清楚山里的情况。当真遇上事,别往上冲,跑就是。只要苗人的举报文书送往扬安,我立刻就会带人来平罗,控制矿山,等待朝廷特派钦使到来。”
只有这样一环扣一环的精密布置,才能确保在不打草惊蛇的情况,一举打掉山中的黑矿场。届时即便朝廷中闹起来,赵意听了风声转移证据,也无处遁形。
但这里除了矿山,有还有一件事,银铃刻意在忽略它。关于军营中的弓弩,如此精巧的机括只有哲秀秀能够设计出来。
陆清河想问此事,但看见银铃和何玉低声研究平罗地形的认真模样,又放弃了。心下只道,凭借这姑娘的心思,大概也有了怀疑,只是不愿意去面对。
天色渐暗,已经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