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想到辛相,姜握手里一直把玩着一枚铜钱一顿。
辛相在致仕前还上过一封奏疏,涉及缺钱。
不,准确来说,是缺铜。
其实我国的矿产一直是不够用,铜钱短缺是从贞观年间就有所显现,在历史上,终唐一朝会越来越严重,甚至闹起钱荒。
历史上,唐代律法曾数次规定:“市井交易,以绫罗、绢、布、杂货与钱兼用。”“十贯钱已上,即须兼用匹段。”*
后来荒到一定程度,国家还直接用律法逼迫官员和商人把铜钱拿出来,不得囤积,定‘积钱以七千缗为顶’,多的一旦被查到就没入官府。
甚至,还不许民间铸铜器,要求佛像等均不准用铜,搞得女娘们都差点没有铜镜照。
缺铜程度,可见一斑。
而至于金银……
姜握又想起多年前与辛相的一次对话。
那是她告知辛相倭国有大量银矿之前——
她拿着一枚大食国的银币问当时的户部尚书道:“辛尚书,除了咱们用铜钱于市,许多番邦外族,都是用银币的。”
当时辛茂将就对她解释道:“
姜侍郎(彼时姜握还只是吏部侍郎)是长在宫闱内的,大约见多了金银器皿。但实则,大唐的金银矿都很少——朝中还有定规,六品以下官员,不得用纯银器皿。”
想用银币来代替铜币,非得有大量外贸以及大量白银流入后才可行。
当时姜握就在想:与西域贸易往来,商人们用的既然是铜币,自多有铜钱外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