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座次排布的更鲜明,不似除夕夜般松散,自然就有位置好与不好的。
倭国使臣就觉得自家座位不够好。当然,重点不是自家座位不够好,而是新罗的座位比他们的好。
倭国使臣当场就找维持秩序的鸿胪寺官员道:“自古至今,新罗之朝贡我国久矣,今日我反在其座下,”[1]
新罗使臣一听也不乐意了:从前是从前,那现在大家不都是一样的属国,你咋还搞啥从古至今呢?而且要论从古至今,倭国也不是没败给过新罗啊!
鸿胪寺官员劝而不成,还惊动了圣神皇帝。
结果就很惨,要知道从除夕后皇帝就在为宰相的心态发愁,上元佳节刚开始,又被辛相那句‘以后不过了?’扎了一下心口。
偏生皇帝知道辛相并非有意,还不好深责。
遇到两个争座位的属国,就一并给‘请’出去了,集体失去了座位。甚至旁边看热闹没有劝的百济,也跟着吃了点挂落。
而除了倭国跟新罗,突厥和吐蕃的质子关系搞得也很紧张:毕竟当年吐蕃是拉着突厥一起在边境作乱的。
结果吐蕃那边败于文成和薛仁贵也罢了,起码还是真刀真枪打了。然而突厥那边就比较惨,被裴行俭骗得,都没打仗首领就被人抓走了。
这……
于是昔日‘盟友’的质子们齐聚神都时,彼此自然就很看不顺眼。
突厥一口咬定:都是吐蕃的错,你居然坑我们谋反。
然而吐蕃却觉得:我唯一的错就是选错了盟友,你们也太拉了。
总之,这个新岁,四夷使节之间‘不蒸馒头争口气’,如新罗和倭国一般的事儿不少,为了一个座位就能人头打成狗脑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