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本兵书前,文成不是没看过兵书中的守城之道。比如《兵法》中就有教导“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等军事理论。*
自古以来的兵书大抵如是。
但姜沃赠与她的那本‘戚将军兵书’决然不同,文成初看就很惊心,而等到她自己开始着手练兵构筑防线,才知道这样一本兵书到底代表了什么!
比如防敌,戚将军不会写‘藏于九地之下。’
他写的是‘今建空心敌台。其制高三、四丈不等,周围阔十一丈,有十七、八丈不等者。’*
书上还贴心画了构造图,并且写清了在‘冲要之地’要隔五十步到一百步建—座敌台,缓地可以相隔两百步建—座敌台,如此才能两台相应相救。
而这些空心敌台正是用来御敌守城!
之所以叫空心敌台,
是因其‘中层空豁,四面箭窗’,兵士守在其中,用火箭外击敌人。
同时,戚将军连布阵排人都写的明明白白:—座敌台中需要数十人,其中百总负责调度外击攻势,还有副手负责点数安排敌台内的军械辎重,另外数十人听令而行,轮番上阵。
若训练有素,排布得宜,便能做到‘敌矢不能及,敌骑不敢近。’*
文成看过后,掩书而叹:如此战术,那确实敌矢不能及,毕竟己方人都躲在厚厚的‘堡垒’中,只负责有序输出即可。
写这本兵书的戚将军,在书上也写下过,自他守北境,匹马不入关!
文成在数十座空心敌台之间巡视完毕,最后登瞭望台远望—一那么,她也能做到,只要她守吐谷浑,吐蕃匹马不得踏破吐谷浑入大唐陇右之地!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