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她想起姜沃给她写的书信:一道政令和改革,不怕有人反对,就怕无声无息都没人讨论,更怕没人看见。
如今这道‘父在为母齐衰三年’的诏令,随着报纸,迅速在大唐的地界上传开来,舆情交庆沸然。
这是件好事。
甭管有没有各州县的所谓大儒读书人反对,也甭管会不会市井之间升斗之民都可以指点朝廷政令的对错,但……有人讨论和持续关注的社会现象,才能形成舆论,才能激起水花。
文成看了好几遍这条简短却明晰的诏令解释,心下更慰:姜沃出海那一年,天后也给她来过两封信,但应当是政务繁杂的要命,那信的墨痕都是断断续续的,一看就是在偶然有暇时才赶着写几笔。
而姜沃回京后,天后连笔触都显得悠然许多。
甚至……文成继续看着报纸:天后都有空腾出手来整理礼法了,还不是一桩礼法——
弘化公主并没有在意的一条大事记,文成注意到了:“天后下诏重释五礼之仪,共一百五十有二。”
何为‘五礼之仪’?即吉礼、宾礼、嘉礼等五种仪制流程。
譬如‘天子祈谷于圜丘’每一步该怎么做,‘遣将时告于太庙’的具体流程又是什么。凡此种种不同国家典仪的流程,有一百五十二条。
这些礼仪面上都很重要,但实则,对真正的权柄军政一点都不涉及。
天后下诏要重释五礼之仪,那就是要礼部翻阅典籍把这些礼仪都对着古书找到且注释来源,没有个大几年,应该干不完这个活。
而太子……就在礼部。
所以,这就是帝后给太子安排的‘朝政’?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