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怎么说呢,他们都自问尽忠于国,为了大唐甚至不怕鞠躬尽瘁呕心沥血(王神玉除外),但问题是,得有机会能干事啊!
只是一件事关公主的礼法事,太子就交给诸礼官,你们议一议吧。
若是旁事儿呢?诸如刘仁轨这种行事不留情面的硬核狠人,就不得不想一想了:他这样雷厉风行整饬府兵事,若是没有一个坚决信重维护他,说‘一任委于刘相’的上位者,他能干下去吗?
而亲手挑了‘劝农使’,这三年来深入参与‘检田括户’事的裴行俭,心里也很明白:要没有强硬的诏令,靠群臣议,绝不可能行此事。难道指望人家同意自己挥刀砍向自己?
剩下的两位宰相更不必说:辛侍中眼里只有大唐的国库,王神玉心中,只有‘在其位不得不谋其政’的苦楚,和盼望退休的炽热之心……
因而整场庭辩,宰相们都持中不言。
直到……有人不怕死的主动点了刘仁轨的名。
“当年刘相曾谏言天后,‘勿重蹈吕氏禄、产贻祸于汉朝之覆辙’,臣等皆以为然。”
“今日天后薄言礼教,何以垂范天下人,垂范于后世?实应如刘相所言,防微杜渐,以吕氏为戒。”
忽然被点名的刘仁轨:……我只是暴躁,又不是傻子!我已经为这个话后悔过了好吗?
偏生还有人追着他问:“今日事,刘相以为如何?”
这给刘仁轨烦的,原本他只是沉默不语,被人拉出来顶雷后直接道:“臣觉得姜相说的有理。”
不少对他抱有殷切期待的朝臣:……
怎么回事啊!你不是当年拿‘吕后’谏天后的正直刘相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