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时辰,点一个月,才花三斤油!再说了,谁家除非有读书的小子,一天也用不了两个时辰。
南安县人民拿着到手的油灯,开始了五花八门的发明,只能说群众的智慧是无穷。很快就有人摸索出,拿醋泡过灯芯再用,光又亮又不费油,往煤油里加点盐,更不费油。眼见得大家往煤油里加东西加得不亦乐乎,县廷府最后不得不出了告示:煤油易燃,不可随意添加物事!到此人民群众才算是消停下来。
南安县廷府每天晚上都安排了巡夜人,这些巡夜的衙吏以前都是手掌油灯,极不方便,如今简单多了,只用手里拎一盏油灯出去就行!县廷府给配的还是透明罩子的煤油灯,老百姓都用不起,不少人还夜里专门起来看,巡夜的衙吏腰板也不禁挺直三分,爷手里的这透明罩子的油灯,一两黄金一盏呢!
没错,宣瑾瑜又开始分价销售了。就跟以前的香皂一样,面向平民的普通皂和面向贵族的高端皂价格天差地别,如今这油灯也一样。卖给平民的只求实用,拿普通砂子烧个绿色玻璃来做,廉价倾销,只图把油灯送进万家,这生意全不赚钱,县廷府甚至要时不时补贴银子。另一边则是用纯白石英砂来烧透明玻璃,做出的煤油灯底座也雕花刻纹,售价一两黄金一盏,还不讲价。
透明玻璃制成的煤油灯卖得很好,和当年的香皂一样好。世家郎君自矜身份,哪能和平民用一样的东西?当然得买这一两黄金一盏的煤油灯了。更有那等讲究人,给这用透明玻璃的煤油灯取了个名字,叫鲛人泪,只因此物如泪珠般通体透明,又犹如传说中的鲛人泣珠一样在夜中发光。
鲛人泪在上层世家中疯传,没人再叫这是煤油灯。无奈平民之中也很有些饱学之士,立马便将绿色玻璃做的煤油灯取了个雅致别称,叫碧玉罩。此语一传开,众人轰然叫好,如今再有人去买煤油,都说:“给我家那碧玉罩添点火水。”这话说得,文雅又轻巧。
世家:好气,又没有办法。
第78章 富亲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