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安县外最大的河流便是玉带河。自从南安县开挖水渠灌溉农田后,县廷府就一直组织农夫,不断拓宽玉带河河道。洪灾之后,长都郡廷府也对水道治理空前重视,彻底清挖了锦水河道,锦水便是玉带河的上游,因此,玉带河的河面是日益宽阔,水流奔涌不息。
往日里玉带河边总有不少县民,有约着一起来浣洗衣物的妇人们,或是赶着牛马来饮水的牧民,不过最近县廷府派出了数队狱掾,封锁了十里河道,严禁居民靠近。
宣瑾瑜打算造船。此时交通运输只能仰仗牛车、马车,哪怕有了水泥直道,这过低的交通效率也一直是她的心病。可造汽车也不现实,她想来想去,发展船运还算有点希望,在系统里千辛万苦抽出了造船图纸后,她把图纸交到了南安大学校长许由手中。
如今的南安大学早已不是刚开始建立时的模样,数万两黄金砸下去,诚郡王求才若渴、兼容并包的胸怀早已经天下皆闻,各路人才蜂拥来此,南安大学现在已和后世大学一样,左手抓教育,右手抓科研。现如今县廷府若需研制什么物事,只需传告给南安大学,许由便选取院中合适人才开始立项,调拨经费,往往项目周期结束,自然便有成果出来。
郡王爷亲自下令,列为第一优先级的造船项目,南安大学自然是抽调出了最好的人才。郡王爷想造的船名叫三桅帆船,造船的图纸依旧来自于郡王,这图纸和当世任何一种船只都不相同,粗看只觉得是异想天开,可细看来,可那图纸却处处标示得明明白白,由不得人不相信。
这次造船项目由南边过来的船师罗南负责,机括学院师生为辅。罗南初来时一口闽南乡音,和北地话大相径庭,和大家聊天时只能连说带比划,好在他在此地生活数月过后,便能把北地话说得有模有样,至此大家才交流通畅。
来看帆船首次下水的有县廷府众人和参与造船项目的科研人员,古灵也在其中。古灵负责的织造署在造船一事中出力甚多,只因她手底下的织娘摸索制出了最重要的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