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作坊建在背阴处,专门挖出了藏酒的地窖。作坊里,最显眼的是数十个巨大的橡木桶。这是从遥远的辽东郡专门找到的木材。为了找到这橡木,桑风打听了许多人,才从一个见多识广的商人口中得知,辽东郡或许有他想找的木材。辽东郡在轩国东北,今年一开春,桑风就让手下人去了辽东郡一趟,最近才好不容易带回这几十个大木桶。
初制好的红酒已经灌入了木桶中,静等窖藏后开封。其实若想加快葡萄酒的发酵过程,可以直接加糖,往往十数天就可以饮用,不过这样制出来的更像是家中甜酿,不算是真正的葡萄酒。
因这头一批葡萄量少,来得珍贵,一共就只灌满了八桶。宣瑾瑜也只留出一桶,打算分给大家喝两口尝鲜,剩下的则一律放在木桶里窖藏,不准提前饮用,留到今年冬天再开。要等到第二茬葡萄出了,才能够多留出一些现酿的甜酒。
作者有话说:
第66章 自压水井
南安大学的第一批学生迎来了毕业。
南安师生都是头一次在这么奇怪的书院里教书或读书。授课的老师们没来得及准备教案, 只得边教边想教啥,学生们也不知道学啥, 只能边上课边记笔记, 一直到毕业的时候,老师们才写出完整的教案,学生们则学到了更扎实的知识, 因为老师们生怕教不会,索性逼着他们去实践, 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 很难遗忘。往好处想, 这也算是教学相长。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虽说平日里, 南安师生之间也没少互相折磨,等到了离别时,依旧彼此不舍。
南安大学的第一批毕业生就此离开。之后数年,这一批学生在北川郡府大放光彩, 又逐渐散往轩国各地任职,将先进的技术和包容的思想传播开去, 在后世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过眼下, 他们还只是一批刚刚离开南安县的年轻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