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看不懂在说啥。这算是实打实的密码信。
宣瑾瑜叫来夏三,郑重地把信交过去,嘱咐夏三尽快交到裴佑手里。
因为这场贸易节,安周县里的贸易往来一举超过数万两黄金,这下安周县彻底变成了一个黄金之地,也在西域诸国中声名远扬。可紧接着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商队涌入,其中许多商人要想着在安周县开店长驻,还有买宅赁宅居住的,这下安周县的屋宅彻底不够用!也正是因为如此,古淼提议,想要抓紧开始修建新城。
宣瑾瑜倒也同意。现在不管是南沧还是安周,虽说修起了水泥直道,可到底还是有些破旧,除了繁华的商业街,普通的民居还是泥土房上盖茅草。当然,在此时看来,这已经算得上是不错的住宅,毕竟眼下绝大多数房屋都还是茅草屋,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才是常态,可宣瑾瑜实在难以忍受,恰好趁这个机会,来做一次完整的城市规划。
首先宣瑾瑜做出的最大改变,就是将南沧和安周合并,从此称为南安县,下分为南沧和安周两小县。南沧和安周本就毗邻,修通道路后往来更加频繁,恰好趁这个契机合并,方便政务安排。之后南安县廷府依旧由县令宋冬管理,其中安周小县则交给县丞古淼,南沧小县日后也再提拔一位县丞。
要规划一个完整的城市可不容易。宣瑾瑜带着县廷府众人拿着南安县舆图,一连讨论了数日。首先要改变的是原南沧、安周县廷府。
县廷府最前面的院子一律改建出来,排成一间间公署,用来处理和民众关系最近的公务。交易商契,土地房屋买卖和户籍变动,打官司和律案,各有对应公署,每日安排书吏值班,专用来解决民众事务。然后培养出一批年轻的衙役,在门房处问清百姓们所来何事,然后引领到相应的公署办理。县廷府的正中,则是下属各署的办公场所,因新增了织造、营建、教化等公务,办公处也需要再行划分。最后则是食堂和憩所,也都需要整顿一新。
其次就是将要规划南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