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走路去长都郡城的人说道:“我来,我来!”
可一辆牛车只能坐五个人,两辆也就十个人。最开始报名的十个好运气的人上了车, 一脸欢喜。只用花两三斤米的价钱,坐牛车去长都郡, 倒是轻省不少呢。因为牛车的车轮宽大, 在平滑的水泥上飞快滚动, 平日里五六个时辰的路,竟然三个时辰就到达了。
县廷府提供的便宜牛车就这样出了名。听守城门的官爷说, 郡王爷说这是公共牛车。县民们觉得这名字有些古怪,但因为是郡王爷取的, 便也这么叫了。
不过公共牛车太受欢迎, 每个时辰发两辆根本不够, 很快, 县廷府就把牛车增加到了足足十辆,才算是满足了民众的需求。考虑到牛车往来的速度,县廷府一共置办了三十辆牛车。宋冬干脆在城门外圈了块场地,专门停放管理公共牛车。牛车收上来的车费勉强够给黄牛们买点草料,余下全靠县廷府贴补。也是南沧县现在有钱了,每月才能给得起这笔花销。
见县廷府率先做起了牛车往来的生意,也有私人做起了拉车的行当。这私人经营的牛车,要足足收十文钱一个人,是县廷府的三倍还多。饶是这样,也有不少赶不上公共牛车的人去坐私家牛车。至于舍得花钱的,花上三十文,可以坐上更快更舒服的马车。
牛车行当蓬勃发展,南沧县也掀起了一波购置牛马的热潮。现在县民们都以家中养牛养马为荣。以畜力为驱动,南沧县的交通空前繁荣。
诚郡王府里,宣瑾瑜正忙着指导春香纺线。现下已是秋日,李氏就让丫鬟仆妇把库房里存着的毛皮大氅拿出来晒太阳,预备着秋末就该穿了。宣瑾瑜一看拿出来晾晒的皮毛大氅,便觉得十分厚重。她试了试穿在身上,保暖效果一流,但着实沉重压身,不够轻便,又不透气,容易闷出一身汗来。这种毛皮大氅价格又十分昂贵,寻常人根本穿不起。
宣瑾瑜忍不住又开始操心,入秋了,冬天还会远吗?自己的子民又该如何过冬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