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卖,照样只卖两三串,剩下的一定压到明年慢慢出货。只因物以稀为贵,若是多了,这南珠串也就不值钱了。”韩汉青娓娓道来,末了又说:“这妆霞纱的经营,也是一个道理。若是谁都可以买,可以买的人随时来都有,这妆霞纱就跌价了。”
福顺和宋冬对视一眼,目露惊诧:这分明和郡王爷说的经营之道大同小异。
福顺便开口说:“那若是韩老板有了这妆霞纱,又打算怎么办呢?”
韩汉青却是胸有成竹,说:“都城里眼下最昂贵的是流云金帛,我已经让伙计打听过,一年售卖五百匹,我看,这妆霞纱一年售卖之数大可以按照这个来。韩某在都城开的布料铺面,也时常有珠宝行的老主顾去照顾生意,因此有钱主顾是不愁的,就差压轴的好料子。等韩某回去,这些珠宝行的老主顾自然可以选购妆霞纱,而新客人,需要在店里买上一些东西,花去几千两银子,才能够格买这妆霞纱。”
这是个好法子。韩汉青的珠宝店是都城有名的老字号,他的这些老主顾自然也是非富即贵,在这批老顾客里先出售妆霞纱,无形之中就把妆霞纱的奢华名气捧了出来,而店里的新顾客若是没有花费一定银钱,那根本摸都摸不着妆霞纱,这样一来,按照都城人性喜奢华的性子,一番操作下来,妆霞纱说不定,也就成了轩国第一名纱!
看来这韩老板,在经商一道甚为老辣。福顺这下才露出真诚的笑容,又和韩汉青商量了诸多细节,宋冬也提出一些问题,韩汉青都一一解答。
送走韩汉青,二人就去找宣瑾瑜,把这两次宴请的始末说了个清楚。
宣瑾瑜听完,说道:“听你二人这么说,那丰永郡永康商行的曹郁一心压价,还想着一口吃下所有妆霞纱?”
“正是如此。”福顺和宋冬说道。
那这没什么好纠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