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还需要不短的时间啊……宣瑾瑜有些忧虑,她琢磨着最好在秋收前后修好,这样的话,和郡城往来就能容易很多,今年冬天,即使农业生产会受到影响,空下来的农民也可以去工厂劳作,工业作坊生产的货物可以加大生产量,源源不断地运出去售卖。
“小道倒有一计,我们不如以碎砂、碎石为原料,然后混合水泥,只将水泥作为贴合砂石之物,这样便能省出不少水泥用量,估摸着修路的进程能加快不少。”徐福却提出了建议。
这简直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徐福说的这个点子,不就是混凝土吗?碎砂、碎石都容易开采,然后和水泥一搅拌,这样铺路,比全用水泥不轻省得多?否则按照现在的日产量,要修一条水泥路始终勉强。
“若是这样修路,你可估算出了碎砂、碎石、水泥的比例?”宣瑾瑜立刻追问。
“小道带着几个童儿日夜测算,已经有了眉目,1份水,2份水泥,三又半份碎砂,七份碎石,为最佳。”徐福胸有成竹,当即回答。
没想到这徐福还真是个搞科研的好料子。难为他不仅是按照既定的办法做,还愿意自己钻研提高,宣瑾瑜倒对他刮目相看,当即说:“便按你的方法来,这段时间你先给每个村子修个晒谷场,顺路锻炼出一批熟练人手来。晒谷场一修好,立马就开始修路!若这路能顺利修成,当记你一功。”
徐福大喜,他在宣瑾瑜手下做事不久,不多时就琢磨过来郡王爷最看重的就是做事效率,干活必须好使。因此自己也苦心钻研,想着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来。这没日没夜的辛苦,到底还是值了!徐福当即滔滔不绝:“小道自将肝脑涂地,以报郡王青眼……”
唉,看着徐福闭眼就是一套歌功颂德的花辞,宣瑾瑜苦恼地想,看来这科研人才也分很多种,绝大多数是社恐,自己找来的这位倒是社牛啊。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