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知道自己这话不中听,可他不得不说。若现在是老诚郡王当家,老王爷自然会选择减赋,给百姓留条活路,哪怕活得不好,到底挣扎着活下去。如果他现在没说实话,万一小郡王不知轻重,照常收税,老百姓就活不下去了。
行,倒还有些可取之处,虽无什么大才能,但还能说实话。这下宣瑾瑜倒也明白为何原主的爹,老诚郡王要用宋冬来管南沧县了。
这自古以来,用人首重的是忠心,不说谎,按主子的意思办,其次看的才是能力。这宋冬看着倒还算是个老实人。
“南沧县城地处边关,土地贫瘠,水也不丰沛,十年里倒也有五六年,都得给百姓减免赋税。少收税,公中就没银子修水渠,只能看天吃饭,收税呢,百姓活不下去,久而久之就成了个死结。”宣瑾瑜突然说。
宣瑾瑜说的时候,宋冬就连连点头,只觉得句句都在心坎上,可这个结,他宋冬和老诚郡王都没办法打开,难倒小郡王却有办法?
宣瑾瑜又问:“我听说,早些年你跟许大师倒是学了些农术,本是农事官出身?”
“正是。老师精通农术,我也学了些许。”说到这儿,宋冬倒是不由得挺起了脊背。
“既然如此,我这儿倒有一个月就能种出的菜蔬,若你能学会这农术,传于百姓,百姓们既能多出一种口粮,南沧县的赋税也迎刃而解。”
两个月?就能种出菜蔬?这岂不是成了仙术?宋冬闻言瞪大双眼,脸上写着的是明晃晃的惊讶。
宣瑾瑜当下就带着他去了王府里她搭出来的小屋子。
只见屋子里搭着木架子,上面铺着一层泥土,这泥土并不好闻,宣瑾瑜命人混了王府里养的鸡鸭产出的粪肥。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