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送的订婚礼物,就是一幅超现实主义画家的作品,现在价值不菲,购入时画家却籍籍无名。
但这也只能说明,pierre叔叔的艺术眼光敏锐,慧眼识珠,未必说明商业眼光好。
许芮的观点,显然是对这行不大了解。
骆涵微微一笑,“最初,艺术家主要为上流社会服务,后来中产阶级的数量迅速扩大,艺术家有了新主顾,也就滋生了画廊这个交易的中间人。让会画画的人画画,会商业的人经营。”
“pierre叔叔的画廊有很多年了,当时代理的大多是超现实主义画家,还卖家具,挖掘培养年轻的未成名艺术家……”
“通过那些方式,pierre叔叔很快将作品价格推抬到最高。在缺少流动资金的情况下,他也将画廊经营得风生水起,兼顾了艺术家和他的短期长期利益。”
冬日的雨天,骆涵牵着未婚妻的手在古堡里漫步,说起了那家画廊的前世今生。
许芮不得不承认,pierre叔叔不止是独具慧眼,那些经营的方式和手段,难怪是个成功商人。
当然,是个很有腔调的商人。
这也激起了许芮的兴趣,“你投资过国内的画廊吗?”
“有了解过,可惜国内的艺术市场似乎还不成熟,画廊盈利比例不高。发展模式方面,也问题重重,像之前的艺术品证券化也……”
“直接和西方比,这太不公平,我觉得这是个百年树人的过程,我们是个年轻的市场。等到有一天,‘不喜欢画只要汽车洋房的人’逐步转化成‘不懂画,但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