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丽姝也想夫妻合心,要不然只有丽姝一个人忙着,郑灏闲着,闲来先去,很可能会出事。
这才有米面粮食和月俸顺利发下去的缘故,而且塾师们发现这次发的米并非陈米,而是新米。当初具二太太在的时候,这里发的都是陈米,有些还霉了,这些塾师们都很欣慰。
塾师的月俸这么快支出,丽姝甚至没找具二太太的麻烦,具二太太狠狠地松了一口气。她认为丽姝很有可能是外强中干,也不是她想象中那么强大,但同时也心安理得起来。
人总是这样存在侥幸心理,丽姝现下还在了解族务阶段,因此显得很好说话,甚至她还找族中有名的才女教导族里的小姑娘们读书。
族中的女孩子们不少,丽姝直说了也是用族产培养女子,而且女塾师的束脩也是一年二十两,一个月一石银子。
如此算上刚留头不久的湘姐儿,一共二十个女孩子,大的一拨让守寡的桂大奶奶的小姑子郑璐教导,小的一拨丽姝则交给了谭氏。
桂大奶奶家里困难,还有守寡的小姑子要养,正所谓穷生嫌隙。其实桂大奶奶也心疼小姑子,否则,当年也不会把守寡的姑子接回家中,也没送去家庙。可时日长了,她家里的日子不好过了,难免起了嫌隙。
现下有了这份月俸和米面,郑璐很是感激,而谭氏本就不管家,平日二房的凝香几个又老实,她没什么事情做,见丽姝让她做女塾师,还有如此高的月俸,又能为人师表,有事情可做,谭氏忙不迭的答应下来。
但丽姝也有一条:“咱们这是为郑家女子所设,是想郑家女子走出去,别人都知晓是明礼的。所以有一条,若外面有附学的人,须看言行举止,不能为了几两束脩,反而污糟了名声。当然,她们若是送束脩来,也交到族中,充当膏火银,不许塾师私下收。”
谭氏心道,外面能让女子出来读书的能有几个,就她自己也是家学渊源。那有钱的,就自家请西席,没钱的连女儿都溺死,哪里有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