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山,是田。
受到大人的耳濡目染,姜扬治从小就喜欢音乐。
家里的破竖笛,妈妈的旧吉他,甚至是计算器,只要能发出声音的东西,姜扬治都会拿过去倒腾,直到它们能演奏出小调。
爸爸妈妈建了个农场,每天都要下地干活,把孩子一个人丢在家。大人对他的未来发展没有任何想法,也不让他上学。再大一些,姜扬治也开始下田帮忙。他的未来似乎就会像父母一样,弹琴,种植农作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他进网吧是稍大一点之后的事。
在网络的世界畅游,姜扬治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别人玩游戏,他就喜欢看视频,听音乐。那时候,他迷上了各种音乐门类,其中,嘻哈对青少年的诱惑力格外大。
某一年冬天,父母分开了。妈妈受不了爸爸的性格,每次发生矛盾,妈妈其实都给他留了余地,只需要他开口挽留,可他的态度永远很消极,以至于总是妈妈先示弱。
姜扬治跟着爸爸回了国内。爸爸回到乡下定居,照常像以前一样,对孩子的事一概不管。
这是父亲的故乡,不是他的。
刚回去的一段时间,姜扬治喜欢待在家里,不太出门。dna终究比外界影响来得更深远,他以为自己天生皮肤就黑,毕竟衣服底下的肤色也一致。可才在家窝了几个月而已,肤色就肉眼可见的发生改变,仿佛过去生活的痕迹都消失。
他爸爸也不爱出门,生活都靠亲戚帮忙。父子俩一个楼上,一个楼下,彼此都不交流。只有偶尔从楼下传来的乐器声能证明彼此活着。
社工找过来,姜扬治户籍又不在本地,他爸爸不是不配合,但确实爱莫能助。陌生人和他说话,他就只默不作声,难为情地去端茶倒水。
为了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相关部门只能把他带到市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