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待传令者出宫后,徐宁对于眼前的道路也慢慢明晰。其实支持濮阳王入洛对于他来说没有任何风险,濮阳王入洛之后是想要直接上位还是想以皇太弟的名义摄政,这都不是他需要费尽心思考量的,而是陈留王氏与兖州世族们要谋划的。
自己保守一些,可看着王峤与陆氏反目,两家厮杀之后,他再出面□□。产生的巨大的权力空白,仍然能让自己更进一步。
不到半个时辰,果然有将领来报,司空王峤已集兵众聚于千秋门。
千秋门?徐宁目光微动,此时心中已有计较。洛阳宫城门西面的千秋门由自己所掌,而南面的阊阖门与内门云龙门则由冯谏所掌。如果王峤的诉求真的足够光明正大,走阊阖门何尝不可?即便是冯谏拒绝,届时再尝试别路也未必不可。王峤直接在千秋门外要求入宫定事,本身也是想促成濮阳王于自己的合作。
听闻这句话,王俭也明白了王峤的表态,如今他再不发言,便有些不识时务了,因此道:“司空奋起匡扶正祚,我等晚辈又怎能置身事外。快请司空入宫定事,至于出诏之事,还要仰赖徐令。”
徐宁却内心冷笑,制诏请濮阳王入都怎么可能让他一个人担着?到时候王氏叔侄谁都不认,坏人只他一人当?这里有一个算一个,都要在诏书上签名。
很快,王峤一行便入殿中。此次王峤带五百名帐内护卫入宫,三公与仪同三公的帐内护卫都属禁军划拨,可出入宫禁。一般这种宿卫多由官宦子弟充任,不过是求一个威仪之表,因此战斗力堪忧。然而此次王峤所选,显然都是经历过实战的骁勇之士,可见早对今日有所准备。
见王峤入殿,徐宁只礼貌含笑:“刚刚某才与七兵尚书言,既要匡扶国事,司空与王尚书俱是辅国重臣,岂能缺席?如今事态紧急,某急出诏令,又恐不具威信,还要请司空、尚书于诏令上加署姓名。”
王峤会意,略笑一笑:“但为国事担责,三十死不称夭,我署名就是。”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