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民有养,老弱有依。然而洛阳近来不乏僧佞作乱,妖氛渐炽,能匡扶正道者,唯有皇后一人。承蒙皇后信任,以大事相议,臣必然捐身以成,为国无悔。”
吴淼这一番开场白算是给这次参与起事定下了一个大义的基调。而陆昭则拿出了洛阳宫城的图纸,底稿是由曾担任将作大匠的叔父陆扩提供,从长安出发时,陆昭就一直贴身收着,但是这份舆图还增添了诸多细节。
王叡在洛阳城内时,为了备战也做了不少拆除和改造,一些密道、断墙和临时搭建的城垛都被标注出来,十分细致。而且在只道徐宁兵力后,也有不少地方写明了日常驻扎的兵力。吴淼此时也开始执笔,根据自己和儿子在禁军内安排的关键军官岗位进行标注。
虽然兵变当日具体情况还会有所变动,但知晓了这些基础信息也能对徐宁发动的策略有所推断。
“徐宁并非短智之人,虽然掌兵一万有余,但对这一万人也并不会完全信任。”吴淼道,“想来徐宁自知此次有些以小博大,不得不寻找契机。臣以为徐宁会在近日佛会上起事。重阳佳节,洛阳也时流云集,徐宁借此机会可将参加法会诸人控制住,以便获得更多的筹码,逼迫行台与冯谏将军与其对话。”
“而行台无非两个选择,一是以五千兵力出面镇压,但如此便会给长安的卢霑和冯谏以更多口实。魏钰庭本人也不会与行台合作,因为一旦行台占据主动,大获全胜,他也无力制约。行台众情难抑,徐宁身不足论,但殃及池鱼者,却是魏钰庭。冯谏将军所想,大抵也如魏尚书。”
陆昭点头表示肯定。徐宁看似在玩火,其实也是利用各方矛盾和利益盘将大部分人和皇帝有关的人绑在一起,毁其利益,同毁自身,同毁皇权,即便是魏钰庭和冯谏,都要对其加以
回护。行台本身又是极为复杂的执政机构,首先王俭所代表的陈留王氏就不愿意僵持下去,以破坏参与南征将功赎罪的机会。吴淼这句话,是实实在在为陆昭考量,尽量划出一个三家都能满意的方案。
陆昭道:“既然如此,还是要尽快诛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