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虽然人口红利壮大了军镇, 却因军镇各自为政, 没有统一的将领,因此无法为国家提供收复故土的力量,从而转投司马家的宗室弄权之中。太原王氏与司马宗室利用刚刚恢复元气的方镇力量各自举兵, 良将与百姓最终沦为权斗的牺牲品。
至此,东晋失去了一举推翻前秦的绝佳良机,也失去了国家的元气, 使晋祚再无机会北望。谢安固然成就了个人风骨的青史流芳, 但最后却留下了更加混乱的门阀火拼、更不顾大局的皇权斗争、更风雨飘摇的江东,以及更艰难求活的千万万百姓。
如果说谢安的野心与诉求是囿于“门阀执政, 荆扬相衡,则天下平。”【1】的时代观念,那么陆昭所面对的是“内忧外患,荆扬相衡,则何以平天下?”的统一问题。
对于南国而言,蜀国两朝安于一隅,楚国也承平日久,两国民力的增加也意味未来会爆发一场极为激烈的南北之战。
如果北镇落于秦轶之手,接下来长安要做的则是自北向南,自西向东的重新打破整合,因为长安、冀州与北镇的地理位置,不足以对沿江的南方战局产生足够的影响。届时必将有一场旷日持久的内耗。一旦南方发动战争,北方必会陷入苦战甚至丢失荆北和扬州。
如果北镇掌握在亲近陆家势力的手中,那么冀州和并州都不再是问题,整个国家未来会以洛阳为中心,周围交好豫州、兖州、荆州、江州、益州,都会自然而然地纳入南征的体系中。
整个国家依然可以保持一致对外的大基调,而陆昭需要面对的仅有对荆州羁縻,以及如何使豫州王襄让渡权力。至此,权力归一。
当你用自己的力量锻造一把国之利器,那么能够使用的人,也就只有你。
硕大的窗页上月光溶溶,空旷的宫室内清凉寂静,陆昭坐在御座上,仿佛蛰伏在一只巨大的半透明的白色茧里,将要破茧而出。
“求进者易鼎,然退让者国亦亡。”陆昭静静地望着吴玥,吐出最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