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而这两种局面,对于元澈来讲都是极不愿意看到的。自己麾下有名将潜力的,仅有苏瀛一人,身为寒门的,仅有苏瀛一人,五年的相遇相知,也仅有苏瀛一人。更何况南方战事尚未完全平定,江东豪族各个摩拳擦掌,欲取北人而代之者,欲图谋割据自立者,皆有之。一旦处理手段稍稍过激,便会引起整个战局,乃至于长安政局的激变。
雾汐从吴宫回到竹林堂,将今日所见所闻悉数说与陆昭听。陆昭正对着镜子卸钗梳发,听完事情的来龙去脉,淡淡笑道:“他果然还是太稳了。”
其实对于陆昭来说,那名士兵与那把刀已经没有太多实际价值。但原本不该活下来的人突然活了,大部分人都会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一问究竟。再加上当时提出封宫的建议是绝对正确的,乃至于是真正从当事人的利益出发而考虑的。两件事情合在一起,通过运用适当的话术,即便元澈原本就有封宫的打算,也极有可能先前往景阳殿。
从竹林堂至景阳殿再回到吴宫内所需要的时间,少说也有半个时辰。若中间再问个话,耽误的时间还会更多。而这半个时辰的时间差,导致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结果。
最可能的是蒋弘济直接控扼旧苑与吴宫的宫门,并命部将帅军进驻宫城。太子与亲将失去联系,唯一可以突破的地方,是旧苑后面的玄武湖和覆舟山出逃。
此时北面的京口大半已经姓蒋,太子必须沿水路南下,而南下的起点是陆氏的郡望吴郡,另一端乃是陆氏的起家之地——会稽郡。
而在面对太子出逃,部将叛乱,国内兵力空虚,关中异族杂居,乃至于凉王强藩坐于西北的局面时,吴国能不能翻盘已经不是问题,魏国会不会因此灭国才是问题。
处于败势时,唯一的翻盘点,或许就是这么一点时间差。这是陆昭在从元澈处获得信息后,短时间内能想出的最好解法。
但元澈并没有被话术操纵,直接选择了最稳妥的打法。
如今这样的结果对于陆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