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最近郝兰和曲灵的关系亲近,也充分影响到了谢晏清和谢晏和的关系。两兄弟本来不怎么交流,说话也说不到一块儿去,现在都能说上几句了。
昨天他俩回家路上正巧碰见,谢晏清破天荒地找他说话。
当时谢晏和心里一惊,还以为谢晏清碰上什么难事了呢,结果是和他商量自行车的事儿。
要说七十年代的人们最想要什么,那重中之重还得是自行车儿。
但自行车是妥妥的“奢侈品”,最便宜的也要180块一辆,核算成21世纪的人民币,差不多就是一万八。
这年头,一个弄堂都不一定能有一辆自行车,连标榜自个儿儿子做领导,家里富裕的方老太都没买自行车呢。
胆大这块儿谢晏和自认比不上谢晏清,谢晏清昨天的原话是:“我认识一个废品处理站的哥们儿,他有渠道回收报废自行车的零件儿,重新组装一下上个漆就是新车。我打算搞一辆,你要不要?”
谢晏清做采购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废品回收站的阿强和他是好多年的哥们儿了。上回他来厂里回收废布料的时候,谢晏清和他提过一嘴要搞自行车票的事儿,阿强来了劲儿,赶紧让谢晏清别花这个冤枉钱。
谢晏清知道阿强是什么为人,这年头私下里做生意属于投机倒把,严重的是要吃花生米的。阿强能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已经很信任他了。
谢晏和犹犹豫豫也是害怕投机倒把被发现。
谢晏清说:“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到时候我有了自行车,你可别眼红啊。”
他能把消息告诉谢晏和,不是他多兄友弟恭,而是他很快就要带一辆自行车回家,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