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几天后,我坐公交回学校。
我这人有一个爱好,特别喜欢忙完一天的事情,然后在傍晚的时候做公交,并且必须坐在后排靠窗的位置,一边听着歌一边看夜幕降临。
然后,就是在那天,我刚坐上车,就刷到了一条微博:某国拿着我们国家的东西去申请非遗项目。
我当时看到就气得不行。
点开评论,大家跟我一样的义愤填膺。
但后来,我就看着窗外,思考这份愤怒有意义吗?
在文中,我借汪施靖之口,回答了这个问题。
它或许有意义,但它没有力量。
那什么有力量?
——好的文化产品。
想到这儿,脑海里突然砰的一声。
几天前的知识点和当下的心绪碰撞在一起,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这两个概念在我脑海中一结合,就有了“文化集装箱”这个概念。
书籍、电视、电影、音乐、绘画、舞蹈、雕塑,这些不都是文化的集装箱吗么。
你只有把我们的文化镶嵌在广为人知的文化形式中,你的文化才能走出去。
因为,你不能指望整个国际环境下的人,像我们一样,从小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的文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