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七年前,那场文化交流活动上,一位观众以一种想看中国人出丑的心态,极为不屑地问了廖清杉一个问题:“那中国当时又在干什么呢?裹小脚呢,还是缠小脑呢?”
话里的讥讽和奚落,着实令人气愤。
廖清杉听到这个问题,确实是怔了一瞬。
实话说,他那年也不过二十岁,正是年少气盛的年纪,所以,在听到挑衅的那一刻,他连拳头都准备好了。
但最后,他还是将拳头和眉头都舒展开来,环视了一下在场的所有人,语气冷静地说:“今天的讲述者,都来自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母语环境中长大。我们今天聚在这里,秉着和平、开放、包容的心态,举办了这场文化交流活动,为的是增进理解,取长补短,以史为鉴,展望明天。”
“你非要在这样的环境里,问我这样的问题,你以为我不知道你是何居心?”
廖清杉看着提问者,目光不惧、不怯、不躲。
“你不就是想让我承认我们曾经有过的积弱积贫,想让我承认那一段受尽冷眼和挨打的屈辱历史,最后让我难堪。那我告诉你,中国人从来没有否认过自己的历史,那一段落后的历史,连同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和反思,全部都白纸黑字地,印在中学的历史课本上。这份坦荡,试问还有哪个国家可以做到?”
他语气听起来平静,但话里的气势太甚,在场的所有人都陷入沉默,目光看向同一个方向。
廖清杉在这片沉默和瞩目中,自信又坦荡地说:
“我们中国人从来不缺正视历史的勇气,但我们更不缺——”
“直面未来的决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