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船队回到京师,战船需要修补,
', ' ')('\n
将士需要休假,武器需要换新,这些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一年时间,已经是能够压缩得最短的时间了。
看完信件,做到心里勉强有数,陈堪便随手将信纸撕碎,随即走到临时搭建的灶台前,将信纸碎片扬进了火里。
朱瞻基和朱瞻壑伸长了脖子,但发现陈堪确实没有要和他们细说的意思,只得意兴阑珊的离去。
回到营地,兄弟二人端起下人送过来的午餐便风卷残云似的往嘴里开刨。
有道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大朱小朱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碗饭菜自然不够他们怎么消耗。
两人便像是赛着吃饭一样,不仅比谁吃得更快,还要比谁吃得更多。
尽管每一次的结果都是朱瞻基赢,但朱瞻壑依然乐在其中。
一顿饭吃完,兄弟二人同时打了个饱嗝。
朱瞻基靠在车辕上剔着牙,忽然感慨道:“要是二师弟在就好了,你们俩加起来说不定还能吃得过我。”
朱瞻壑撇了撇嘴,随手将手中的牙签弹飞,摇头道:“二师兄以后要走的路可跟咱们不同,大师兄你有心思去想怎么在吃饭上压制我们,还不如好好想想怎么搞定这几天老师给你出的难题。”
朱瞻壑口中的难题,自然便是大明国内的这些社会矛盾,比如人口增多导致人均土地的减少,土地兼并,还有税制改革这些事情。
这些事情都是没法子拿到明面上来说的,尤其是土地兼并和税收一事。
因为皇家就是土地兼并和税收的最大得益者。
朱棣不可能刨自己的根基,但这些事情不解决又不行。
在皇帝本人不能出面的情况下,解决这些事情最好的人选其实是太子殿下。
因为太子殿下不是当家人,他挖起自己的根基来不会那么疼,同时,他有大义在身,遇到的阻力也不会像常人那么大。
但朱高炽身体痴肥不利于行,让他走一趟云南,估计半条命就没有了。
另外便是太子毕竟是国本,留在京师稳固基本盘也算是合情合理。
皇帝,太子都没法出面的情况下,那这些难题就只能落在朱瞻基这个三代继承人身上。
而朱瞻壑的话音刚落,朱瞻基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意兴阑珊起来。
最近遇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