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更加感慨。
上一次,这柄仪刀大发神威,弄下去了一个从二品的左都御史。
将仪刀悬在腰间,陈堪便大步出了房门。
陈堪现在是武将,东海三卫虽然已经跟着朱高煦出征,但他依旧挂着三卫总兵的名头,自然没有坐轿子的理由。
骑上战马,王灿招呼了一声一干亲卫,一群人便出了乌衣巷打马而去。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大明南京吗?
陈堪见过。
时隔多年,陈堪再一次踏上了上早朝的道路。
勋贵不朝,不插手政事,军政分离,这是大明从太祖爷那一代人就开始在做的事情。
朱棣上位之后,同样致力于军政分离,为此,他特意在兵部之外单独成立五军都督府来监督天下兵事。
更是成立内阁,专司作为皇帝的贴身秘书,辅助他处理政务,可以说完全将武人干政的可能性给完全排除了。
所以,大明的勋贵除了每十五日一次的大朝会之外,基本上是不用上朝的。
基于以上原因,当陈堪带着亲卫来到洪武门前等候的时候,顿时就引起了百官的注意。
许多官员看见陈堪之后,便不由得窃窃私语起来。
一些与陈堪熟识的官员,急忙上前和陈堪拱手问好。
陈堪一一回礼之后,不由得再度轻叹口气。
朝堂上经历过数次大清洗之后,陈堪熟悉的面孔已经越来越少了,尤其是三品以下的官员,大多数都是生面孔。
也就六部的几位堂官和侍郎,还算是陈堪的熟人。
当然,有人上前与陈堪见礼,自然也有人对陈堪怒目而视。
都察院众官员:“不错,正是在下。”
当年陈堪拎着仪刀一阵乱砍,将陈瑛这个从二品的左都御史砍出看了大明的朝堂,最后更是被朱棣下令抄了九族。
陈瑛被抄九族,他们很无所谓,反正大家都是当官的,早就做好了被抄家灭族的准备。
但最让他们接受不了的是,陈堪一阵乱砍,将都察院的威仪给砍没了。
陈堪没有乱砍之前,都察院那是真的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就连尚书级别的大员都被他们搬倒了两位,旧勋贵更是不知几何。
就连历城侯盛庸那等当世名将,也不得不屈服于他们的威势,自愿战死在战场之上,以此来换他们放过对历城侯一脉的清洗。
而自从陈堪一阵乱砍之后,他们就成了朝堂之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